Search


「去看《女兒房》那天,我正處於低潮,因此格外慶幸有一個午後,可以安安靜靜地跳出自己的狀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「去看《女兒房》那天,我正處於低潮,因此格外慶幸有一個午後,可以安安靜靜地跳出自己的狀態,欣賞別人的人生。
 
我還記得九雲第一次邀請我,是去納豆劇場聽《暫時無法安放的》讀劇會;那是我第一次參與讀劇,非常驚豔,徹底感受到單單透過聲音,演員就可以展現出怎樣的幻境。
 
接著,2018年,她把《最初看似新奇的東西》演出辦在SCULPTOR BARBER 雕塑家理髮廳--是,就是理髮廳,讓錯置的時空感,帶來另一種震撼。這次,我看到演員時一修操控......其實我不知道他到底操控了什麼,但他憑空生出了一架不存在的鋼琴,與王安琪(我好喜歡她每次出場的方式,目光根本轉不開)、梅若穎(當她笑的時候,你會跟著笑,但她崩潰的時候,你也會被捉著一起崩潰),一塊把我從座位上、身體裡抽出來,再隨著劇情推進,緩緩放回去(應該有好好回去吧?)。
 
然後是《女兒房》,我們來到複合式藝文空間,討論女兒(當你說出女兒,主角很可能就不是那個女孩,而是「誰」的女兒)、討論「房間都沒有門」--我很想多說一點,但關於《女兒房》,我還在思考。一邊思考,一邊好奇,下次九雲會帶我去哪裡。」__ 聯合報編輯 小安

.
2020的第一天,我和台南場的空間設計找到新的方向了。《女兒房》的進程其實很長,超過三年。一齣戲需要轉化,時間是必要的。我們會捨棄台北場專為雲母設計的主視覺,找到一個「新的物件」佈置我們台南的女兒房。但這物件,其實很早出現在我的腦袋裡,也在戀愛工作訪使用過,現在終於要實踐了。賣個關子,當成一份驚喜。

 
🎈《女兒房》_台南演出進入倒數,購票請入
https://tinyurl.com/y4xj4b3s

劇照 汪正翔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演出工作、邀稿與講座活動 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